9月12日免息配资炒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经营报社联合主办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以下简称《青少年蓝皮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媒介与教育中心主任、《青少年蓝皮书》副主编季琳从2006年至今已经连续18年参与《青少年蓝皮书》的调查项目。回顾18年的跟踪观察,季琳表示:“《青少年蓝皮书》应该是目前连续跟踪观察未成年互联网运用数据方面时间最长的一个项目,并且在十几年中有很多的首次发现和重要成果。”
季琳举例表示,在2010年,《青少年蓝皮书》首次发现未成年对于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出现了转折。2012年首次发现未成年人上网的速度和上网率超过成年人。1994年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到2012年正好是18年。所以,也是在2012年的《青少年蓝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的未成年人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的概念。在对策建议方面,《青少年蓝皮书》也首次提出了网络实名制,首次提出了设立未成年的专区,首次进行了网络暴力的专题的调查,并且促成了青少年模式的广泛使用之类有利于保护未成年权益的重大的决策的实施。
对于今年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季琳最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家长对未成年人用网的素养在提升。
首先是家长对孩子使用互联网逐渐有了换位思考的理解。“多年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未成年人的问卷;也就专门针对家长的问卷,但后来的调查中针对家长的问卷没有持续下去。”季琳解释道,多年做下来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互联网的评价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正面的,家长问卷没能坚持下去,其实可以看到孩子的观点和家长的观点是有差异的,甚至是反向的。
“今年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数据显示,青少年用网时,娱乐、学习、交流三大功能的数值已经比较平均的,逐渐形成三分天下的状态,意味着青少年并不只是把网络都拿来玩了。”季琳说道。
另外,换位到青少年的位置去思考,小学生早上七点钟左右要到校,晚上是五点左右放学。回家后还要写作业,初中、高中生还有晚自习,有些孩子还有课外班。季琳表示:“我认为未成年人从周一到周五是处于12—14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当中,应该比大部分成年人的工作强度高、时间都要长。所以,家长要从一个孩子正常的交往需求、放松的需求,去正确地看待孩子们对互联网的使用。”
进一步来说,如何提高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指导,季琳认为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青少年模式的使用、企业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等。特别是注重开发一些有利于未成年人互联网功能,而不是纯娱乐的东西。
季琳还强调道免息配资炒股,互联网时代的家长网络素养的提升固然非常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不要忘了线下的陪伴。“家长只有真正地陪伴孩子,才有可能和孩子同频共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实盘配资观点